摘要  

仙居县溪港乡清音寺,坐落在金竹岭山的翠色里,始建于明初,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清音寺庙会”的核心承载地。寺内红门黛瓦的古建保留着明清肌理,寺外蜿蜒的山间古道连接着烟火人间;每年七月七,这里的庙会汇聚舞龙、抬阁、传统小吃,500年的传承让“古寺+民俗”成为台州影视外景中“有温度的场景”——既能拍古装剧的“禅意修行”,也能录民俗片的“热闹庆典”。

仙居溪港乡清音寺:非遗庙会里的古寺光影(图1)

核心场景亮点  

清音寺的影视魅力,藏在**“民俗与古建的双维碰撞”**里:

  • 非遗庙会的“活态剧场”      :每年七月七,寺庙广场被数千人挤得满满当当——舞龙灯的队伍裹着灯笼光穿梭,抬阁上的“小演员”穿着古装晃悠,村民端着铜钱糕、连欢络在人群中叫卖(对应夜景庙会图)。这种“原生的热闹”无需剧本,就是民俗剧“节日庆典”的完美素材;
  • 古寺建筑的“禅意基底”      :寺门的“清音寺”石匾泛着旧意,红门上的“全家福”“康乐年”对联透着烟火气,庭院里的红柱、灯笼、老香炉,连风都带着“慢下来”的禅意(对应寺门、庭院图)。适合拍古装剧里“高僧讲经”“女主修行”的场景;
  • 山间古道的“自然留白”      :从寺门往下走,一条石板路蜿蜒向山下,两旁的绿树拱成“天然绿廊”,青苔爬上石阶,偶尔有村民提着菜篮走过(对应山路图)。这种“未被修饰的自然”,适合拍文艺片里“寻寺”“送别”的画面;
  • 民俗细节的“生活质感”      :庙会里的“金钗双龙头”龙灯、村民手工扎的纸灯笼、刚出锅的“糖油墩”,都是民俗剧“生活化场景”的“加分项”——镜头扫过这些细节,“乡土感”就呼之欲出。仙居溪港乡清音寺:非遗庙会里的古寺光影(图2)

场景适配剧种类型与周边协同资源  

适配剧种  

  • 民俗剧/纪录片(如《非遗中国》的“清音寺庙会”专题、《乡村里的中国》的“乡土节庆”片段);
  • 古装剧/仙侠剧(如《花千骨》的“拜师古寺”、《甄嬛传》的“出宫修行”);
  • 文艺片/青春片(如《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》的“山间郊游”、《从你的全世界路过》的“寻迹之旅”)。仙居溪港乡清音寺:非遗庙会里的古寺光影(图3)

周边协同资源  

  • 半小时车程内的      仁庄村板龙      “麻车坑村狮子”,可联动拍摄“民俗巡游”;
  • 附近的      金竹岭茶园      ,可拍“采茶女”“茶农炒茶”的生活化场景;
  • 溪港乡的“老祠堂”“古民居”,可补充“宗族议事”“传统婚礼”的场景。仙居溪港乡清音寺:非遗庙会里的古寺光影(图4)

地理位置信息  

地址  :台州市仙居县溪港乡金竹岭山  
 (注:精确GPS经纬度可通过台州市影视服务中心获取)仙居溪港乡清音寺:非遗庙会里的古寺光影(图5)

旅游介绍(与影视关联)  

来清音寺,  一定要赶七月七的庙会  ——白天看舞龙、吃传统小吃,晚上看灯笼映着人群的热闹;逛完庙会,沿着山间古道往下走,感受“一步一景”的自然;如果想体验“影视感”,可以穿一身汉服在寺门拍张照,或者跟着村民学扎灯笼——这些“沉浸式体验”,本身就是“生活里的电影”。仙居溪港乡清音寺:非遗庙会里的古寺光影(图6)

台州市影视服务中心介绍  

台州市影视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,包括外景素材收集、场地协调和设备支持。我们诚邀剧组朋友莅临台州,服务中心将协助实地考察、许可申请和后勤保障,确保拍摄顺利。欢迎通过我们的自媒体平台或官方渠道联系,共同挖掘台州影视资源的无限潜力。仙居溪港乡清音寺:非遗庙会里的古寺光影(图7)  
 台州市影视服务中心(台州市山海潮影视服务中心)  
 专业助力,光影台州